2015年5月30日,西安交通大学核反应堆热工水力实验室丁雷、汪志伟、郝凯和邓阳斌四位硕士在化工楼五楼核能会议室完成了硕士学位论文答辩。
本次答辩邀请了西北核技术研究所陈立新副研究员、西安交通大学刘磊教授和吴东垠副教授三名专家组成了答辩委员会。此外,核反应堆热工水力实验室的各位老师和众多研究生也积极参加了论文答辩会。
|
硕士论文题目 |
指导老师 |
毕业去向 |
丁雷 |
T型管内分层流条件下蒸汽-水液相夹带实验研究 |
苏光辉教授 |
中国核动力研究院 |
汪志伟 |
AP1000稳压器波动管内液泛特性试验研究 |
张大林副教授 |
北京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
郝凯 |
事故工况下燃料元件瞬态性能分析 |
秋穗正教授 |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
邓阳斌 |
双面冷却环形燃料元件性能分析程序开发及应用 |
巫英伟副教授 |
课题组继续深造 |
汪志伟的硕士论文题目是“AP1000稳压器波动管内液泛特性试验研究”。论文针对AP1000稳压器波动管内液泛现象进行了深入的试验研究,包括:(1)开展了波动管空气-水液泛特性可视化试验研究,得到了可视化流型资料以及不同液位下的液泛特性试验数据,发现了波动管内发生液泛现象的关键部位;(2)开展了波动管内水蒸汽-水 液泛特性试验研究,比较了试验工质和稳压器底部结构的不同对液泛特性的影响,发现发生完全携带点时所需的水蒸汽流量要比空气流量大,且稳压器底部下封头形式的结构更容易发生液泛现象。论文研究结果为AP/CAP系列核电厂稳压器波动管内的液泛模型开发提供了基础数据支持,具有重要的工程参考价值和学术意义。
丁雷的硕士论文题目是“T型管内分层流条件下蒸汽-水液相夹带实验研究”。论文以AP1000为原型,按照直径比1:10设计了实验段并建造了实验回路,以蒸汽-水为实验工质,进行大尺寸支管T型管的液相夹带试验研究,主要包括夹带流型研究和夹带特性的实验和理论研究。主要包括:(1)通过夹带流型实验,发现了主管中的三种流型,并对相应的夹带类型进行了定义,通过可视化实验,对三种夹带现象进行了研究,得到了T型管的蒸汽-水液相夹带流型区间分布图。(2)通过夹带特性实验,研究夹带起始和稳态夹带的影响因素,实验中支管汽相Fr范围为0.05-1.1,汽腔高度无量纲数范围为0.4-0.9。(3)根据试验数据,建立了夹带起始模型和支管质量含气率模型。研究内容为AP1000核电厂的安全分析提供了重要的实验数据,具有重要的工程参考价值和学术意义。
郝凯的硕士论文答辩题目是“事故工况下燃料元件瞬态性能分析”。论文主要开展的工作如下:(1)利用燃料元件性能分析程序FRAPCON分析并获得稳态条件下燃料元件寿期初和寿期末材料性能,为瞬态性能分析提供初始条件;(2)然后利用燃料元件瞬态性能分析程序FRAP-T6分析了事故条件下燃料元件在寿期初和寿期末的热工水力特性、机械特性及燃料性能。论文研究创新性明显,研究结果对燃料元件的设计和反应堆的安全分析具有重要的工程参考价值和学术意义。
邓阳斌的硕士论文答辩题目为“双面冷却环形燃料元件性能分析程序开发及应用”。论文(1)建立了一套热工-机械-材料-燃耗效应数学物理模型,开发了双面冷却环形燃料元件热工-机械性能耦合分析程序;(2)在验证程序的正确性和可靠性基础上,对MIT设计的环形燃料元件进行了计算,得到了不同燃耗阶段的关键参数,并对其安全性能进行了评估。论文研究结果对环形燃料元件的设计和反应堆的安全分析具有重要的工程参考价值和学术意义。
丁雷与答辩委员、课题组老师的合影
汪志伟与答辩委员、课题组老师的合影
郝凯与答辩委员、课题组老师的合影
邓阳斌与答辩委员、课题组老师的合影
答辩学生与课题组老师的合影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CAP1400蒸汽发生器二次侧三维两相流场试验"状态检查
下一篇:课题组周瑜琨、刘建昌、陈森和初晓四位硕士完成硕士学位论文答辩